国际期刊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刊发重点实验室在中国鲎栖息地保护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

作者:邓萌 时间:2020-07-15 点击数:

近日,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主任关杰耀博士的研究成果“Effects of rubble zones from oyster cultivation on habitat utilization and foraging behavior of the endangered tri-spine horseshoe crab: an implication for intertidal oyster cultivation practices”发表在国际环境管理领域具影响力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中科院SCI期刊分区大类2区)。该研究工作探讨了牡蛎底播养殖与海洋濒危“活化石”——中国鲎幼体觅食栖息地的潜在空间矛盾问题,并提供了鲎栖息地保护前提下的潮间带牡蛎养殖技术建议,为如何做到海洋经济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该项目为北部湾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海洋污染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完成。关杰耀博士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香港城市大学张肇坚教授为通讯作者。

30年来为了保障各国粮食安全与蛋白质的可持续供应,全球海水或咸淡水养殖水产品总量以平均每年8%的速度增长。自1970年以来,贝类养殖占世界海水养殖总量的70%以上。目前,中国的海水贝类产量占全球的85%,其中以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为主。

传统的牡蛎底播养殖通常选择在内湾附近滩涂放置石块等附着基。这种牡蛎养殖区多维复杂的礁石环境,加上附着基促进了藻类的生长,成为了许多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的重要“幼儿园”。然而,不少的研究也表明大面积密集的牡蛎附着基会改变水文与底栖环境,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研究数据表明,牡蛎附着基(石块)降低了中国鲎幼体的栖息地质量。尽管幼鲎个体的利用面积(utilization area)在养殖区域与对照裸地无显著差别,但养殖区域的幼鲎种群丰度和个体出现频率都较低。在室内模拟实验中,物理障碍物(模拟牡蛎附着基)及其相关的底栖环境变化显著降低幼鲎的摄食路径距离和位移。幼鲎偏爱在低潮期间有薄表层水(1~10 cm水深)覆盖的沙层表面进行觅食,高密度的牡蛎附着基以及两个附着基之间堆积的沉积物减少了幼鲎的觅食空间。

牡蛎养殖可考虑在潮下带或潮间带低潮区改用垂下养成法等离底养殖方法,这能避免养殖区与中国鲎育幼生境重叠,从而达到鲎资源与栖息地保护的目的。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1479720308549  

幼鲎个体在牡蛎养殖区域内外的利用面积(utilization area


室内模拟研究表明物理障碍物(模拟牡蛎附着基)及其相关的底栖环境变化对幼鲎的摄食路径距离和位移有着显著下降的影响


 

版权所有 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
地址 广西钦州市滨海大道12号 | 邮编:535011 | 联系电话:0777-2807606 | E-mail bbwla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