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杰耀团队在中国鲎科学放流研究方面获系列成果

作者:关杰耀 时间:2021-04-08 点击数:

海洋“活化石”中国鲎(也称为中华鲎、三棘鲎)具有高生态与经济价值,目前被广泛用于生产医用检验试剂——鲎试剂。由于栖息地破坏和过度捕捞等问题的影响,2019年在IUCN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濒危”,2021年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资源量已呈现全球性衰退的状态。

10年来,不同组织单位在中国南海沿岸放流中国鲎苗种的规模逐渐扩大。根据不完全性统计,放流超过5万只鲎苗的共有11次,单次放流的最大量达到517万只。目前最常见的放流方法为乘船到较深海域或在码头投入孵化初期的中国鲎苗种(也称为1龄鲎苗)。  

然而,这样传统的放流方法很可能存在以下的问题:

1. 刚孵化的中国鲎苗种死亡率高。根据有关鲎各生长阶段自然存活率的文献报道(Carmichael et al.2003),刚孵化的苗种在自然环境的存活率仅为20%~32%;

2. 放流成效无法评估。刚孵化的中国鲎苗种体长约10毫米,个体太小导致标记难度过大, 目前市场上未有适用于这类小个体鲎苗的标记物,放流效果评估难以开展;

3. 放流选址与时机不符合鲎生物学需求。中国鲎幼体生活在潮间带滩涂,多聚集在红树林或其他植被外缘,在退潮期间从沙层中爬到表面进行觅食。乘船到较深海域或码头进行鲎苗放流是不合适的做法。

undefined

(鲎的不同生长阶段以及其自然死亡率数据)

undefined

(在北部湾广西海域幼鲎种群分布特征)

重点实验室主任关杰耀教授研究团队认为,之前大部分的放流活动都忽视了鲎苗在自然环境的生长需求,较少从“鲎”的视角去考虑,难以保障放流成效。

根据多年来对中国鲎栖息地研究结果,关杰耀教授研究团队提出了基于中国鲎生态学特性的科学放流体系,并在近期获得了“一种中国鲎苗种的科学放流方法”发明专利的授权(CN201811135540.5)。

undefined

“一种中国鲎苗种的科学放流方法”发明专利授权证书)

undefined

(鲎国际研讨会期间与参会人员开展中国鲎科学放流活动)


关杰耀教授研究团队也总结了自1980年代中国鲎增养殖技术发展进程,提出了中国鲎增养殖与科学放流研究框架,并指出了未来在相关领域需加强的研究内容与方向。

文章以综述形式发表在海洋科学领域国际重要期刊《海洋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关杰耀教授为该文章的通讯作者,北部湾大学海洋学院胥鹏博士与研究生白海伟为共同第一作者。该期刊专栏主编Anthony Dellinger博士对本篇综述论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倘若本篇论文无法发表,我想对学术圈而言将是巨大的损失。

以上研究内容由八桂青年学者和广西引进海外优秀人才“百人计划”专项经费以及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部湾海洋发展研究中心”开放项目资助。


undefined

(关杰耀团队提出的中国鲎增养殖与科学放流研究框架)


版权所有 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
地址 广西钦州市滨海大道12号 | 邮编:535011 | 联系电话:0777-2807606 | E-mail bbwla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