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第二届亚太区鲎观测网络计划正式启动

作者: 时间:2022-04-29 点击数:

2021年,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鲎专家组的指导下,北部湾大学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联合我国13家涉海单位共同启动了“第一届亚太区鲎观测网络计划”。

一、计划背景

海洋 “活化石”鲎具有极高的生态与临床医学价值。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过度捕捞和鲎栖息地被破坏等多种因素,中华鲎数量呈现“断崖式”下降。20193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正式将中华鲎在IUCN红色名录中的等级从“数据缺乏”更新为“濒危”。

同年6月,第四届国际鲎科学与保护研讨会在北部湾大学和北海举行,会上发布了《全球鲎保护北部湾宣言》,并将每一年620日定为“国际鲎保育日”,呼吁社会各界联合保护鲎资源。我国2021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也将中华鲎和圆尾蝎鲎增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研讨会上,如何解决不同国家地区调查数据可比性等成为了讨论热点。之后,通过北部湾大学研究团队牵头的亚太区鲎专家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加快当地鲎种群本底调查、加快识别重要栖息地是目前最迫切开展的工作[1]。然而,我们面临着不同国家地区调查方法不统一、科学数据无法进行比较评估等问题,严重阻碍了鲎保护工作的实际效果[2]

二、计划初步成果

1. 经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反复论证,制定了一套适用于华南地区的标准化鲎资源调查方法,并应用到本计划的所有观测活动。

2. 在福建、广西和海南等开展了4场研讨会、工作坊和技术培训会。

3. 在我国沿岸(包括香港地区)设置了25个观测点,并通过标准化鲎资源调查方法获得了第一批观测数据。

4. 质兰基金会通过资助《基于公民科学的北部湾滨海湿地保护行动》《海南岛鲎育幼场调查及保护》《福建省中国鲎现状调查及保护》等4个项目助力本计划的具体实施。

5. 获得了人民日报、国家地理杂志、北海日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官网和官微等媒体和刊物的报道转载,形成了鲎保护科普素材与案例,浏览量超过2万次。初步成果在《2021全国河口流域生态环境大会》《第四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研讨会》《第一届北部湾生物多样性科学与可持续利用研讨会》等通过会议报告分享。


三、第二届计划正式启动

“第二届亚太区鲎观测网络计划”在2021年的工作基础上,继续扩大网络成员单位,优化鲎观测网络站点布局,对我国鲎核心育幼生境进行长期调查跟踪。同时,积极与其他亚太地区涉海单位共同论证调查方法的适用性,并在具有前期调查基础的海外观测站试行。

参考资料

[1] Future of Asian horseshoe crab conservation under explicit baseline gaps: A global perspective. 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24:e01373

[2] Conserving the understudied invertebrates: a call for a systematic monitoring protocol for Asian horseshoe crabs in nursery habitats. Endangered Species Research 40:369–373


undefined



undefined

(第一届计划的成员单位)



版权所有 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
地址 广西钦州市滨海大道12号 | 邮编:535011 | 联系电话:0777-2807606 | E-mail bbwlab@163.com